大洋潜海底有奇遇发现至少8种新海绵
“大洋潜”海底有奇遇:发现至少8种新海绵
原标题:“大洋潜”海底有奇遇:发现至少8种新海绵
耳状章鱼
鼠尾鱼
虾
枕状玄武岩和生物
海葵
海绵
当地时间8月9日,北京时间8月10日,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王春生研究员在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创造历史――中国科学家搭乘本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大洋潜”。下潜深度5268米。
这位海洋生物学家和驾驶员傅文韬、叶聪一起,亲眼见证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海底世界,并向讲述了他们的海底“奇遇”。
发现至少8种新海绵
王春生介绍说,两个半小时的下潜过程特别静,窗外是一片黑暗的世界。2000米深度海区浅发光生物较多,它们星星点点地从窗外划过,3000米以下就越来越稀少了。
他说,4小时的海底作业是那么短暂!生物斑块状分布明显,在海盆区海参占优势,在海丘斜坡上海绵、海葵、珊瑚等固着生物较多。“我在过去10多年研究中了解到的这里的生物,在这次下潜中都见识了。还有许多是未曾发现过的、不知名的。比如我们发现了至少8种海绵,取样4种,其中一些以前没见过”。
进行多种生物取样
据王春生介绍,本次下潜,“蛟龙”号非常给力,取得了白色和紫色两种海参,1只海星,1株柳珊瑚,一只根部固着3块结核的海百合,2个底栖巨型原生动物。
他还表示,生物取样是为了解本海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除科考需要,科学家们尽量不去打扰它们宁静的生活。当天“蛟龙”号还拍摄到了鼠尾鱼、盲鱼、水螅、耳状章鱼、海葵、铠甲虾等组成的大型生物种群。“我们像朋友一样擦肩而过,互致问候”。
主要负责水声通信和视频资料拍摄的叶聪介绍说,这次下潜他看到了“蛟龙”号首次邂逅的耳状章鱼。它简直像只“小飞象”,扑闪着软软的大耳朵,抖动着赭色荷叶边长裙,憨憨的样子可爱极了。
“本次下潜,我有更多时间享受这奇妙的海底生物世界。今天是个好日子,海底的大家伙和小家伙们像赶集一样全来了,让我们应接不暇。这个还没看够,就赶忙看另一个。”叶聪生动地描述。
“蛟龙”圆满完成任务
他说,此次下潜是“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的第二次下潜,也是“蛟龙”号的第64次下潜。主要任务是确认载人潜水器的技术状态,开展沉积物、底栖生物和多金属结核观察、采样等综合作业。“应该说今天潜水器状态良好,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担任此次下潜主驾驶的傅文韬则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海底生物奇遇。“我觉得自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
他说,他们在一个海丘旁的海盆区坐底,取了一些沉积物样品,然后沿着海丘爬坡,取了一些结核样品。“我们发现,海丘斜坡的多金属结核覆盖率高于海盆;海底微地形变化很大,未来开展深海采矿前还要进一步作微地形地貌调查”。
他还说,当天意外发现了一座小海山。它不高,估计有20多米,却很陡峭。在那里他们取到了几块玄武岩,算是额外收获。“地质学者告诉我,这座小海山有可能是南北向断裂活动形成的”。
这次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接下来的下潜作业奠定基础。按照航次指挥部的规划,10日还将开展常规调查作业。11日计划在魏源海山区开展第65次下潜作业。
人物
王春生,49岁,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三航段首席科学家。
深海大洋,国外科学家乘坐国外载人潜水器下过,中国科学家乘坐国外潜水器下过,但还没有中国科学家乘坐中国潜水器下过。(综合新华社报道)
(来源:北京)
电动设备格宾网箱昆明H型钢批发-
分娩过程引起仔猪死亡原因及抢救方法iyiou.com
分娩过程引起仔猪死亡原因及抢救方法分娩过程引起仔猪死亡原因及抢救方法在仔猪分娩中,经常发生以下情况,...[详细]
-
嗬跶家分享1点咨己学习嗬使用的经验嗬心鍀iyiou.com
ROS嗬Android1样匙开源的,功能上椰匙相差无几,它可已提供硬件抽象,底层装备控制,经常使用功能实现,进程间消...[详细]
-
不过微软自己承认该部门依然是在早期阶段iyiou.com
导读:科技巨头微软在人工智能问题上丝毫不敢亵慢,陆续在这个领域里投入大量资金。微软在一年前专门将人工...[详细]
-
防治鱼病慎用硫酸铜iyiou.com
防治鱼病慎用硫酸铜防治鱼病慎用硫酸铜许多养殖户喜欢用硫酸铜(又名蓝矾)来防治鱼病。其实它属重金属盐类...[详细]
-
本文来源盅工王晓易NE0011iyiou.com
本报讯日前,由盅囻将军字画院、盅囻将军文化研究烩、云南省收藏家协烩、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经贸合作发展联合...[详细]
-
葡萄暴雨灾后恢复管理iyiou.com
葡萄暴雨灾后恢复管理葡萄暴雨灾后恢复管理1、深挖排水沟,排除积水,疏松土壤。2、叶面喷肥、土壤补磷,促新...[详细]